旭光国学馆推荐:曾国藩的家教家风

曾国藩(1811—1872),清王朝由盛转衰的动荡年代,在政治、军事、文化、经济等各个方面均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,这种影响一度出现“同治中兴”的局面。
曾国藩从湖南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入京赴考,中进士后留京城,十年连升十级,37岁任礼部侍郎,官至极品,四个弟弟皆受皇封同做高官,赢得满族荣华。
纵观古今,凡达官贵人之家,大多因子孙逐渐骄奢淫逸,过不了二三代,便门第没落。唯独曾国藩兄弟五人的家庭,至今190余年间,绵延至第八代孙,有名望的人才240余人,他们绝大多数留学英、美等国的名牌大学,学贯中西,成就卓著,成为教育界、科技界、艺术界的名家大师,饮誉五洲四海,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
如此长盛兴旺之家,在古今中外皆属罕见。曾氏家族之所以人才辈出,是与曾国藩良好的家风、严谨的家教和丰富的家庭藏书密不可分的。
曾国藩虽为高官,但他要求子孙必须“半耕半读,勤俭持家。”要他们亲自参加打草、捡柴、插禾、锄地、收割等农事劳动,不许仗势欺人,不许使婢差奴。
座落在湖南省双峰县荷叶乡的富厚堂是曾国藩功成身退之所,占地4万平方米,建筑面积28000余平方米,三层大楼高耸于浓荫绿树之中,四周山清水秀,风景优美。
富厚堂既是曾氏的住宅,又是规模宏大的藏书楼,也是曾府子弟及至亲子弟读书的家庭学校,这里诗书传家,名人辈出。